持續發展

簡介

協會積極促進與政府和社會各界溝通,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政策倡議,推動資訊科技應用、院舍服務質素提升,及行業人才培訓等多個範疇和項目,並同時與相關政府部門和重要持份者進行多方協作和交流。

政䇿研究及倡議

  • 檢視安老院條例及安老院規例(香港法例第459章)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
  • 對安老院條例及安老院規管的例修訂向社署《檢視院舍實務守則及法例工作小組》提交業界意見書(4/2018)當中包括:
    • 第九章員工的僱用及各類安老院的最低人要求提交意見書(2018年5月31日);
    • 對修訂住客人均樓面面積提交意見;
    • 對修訂保健員註冊制度提供意見。
  • 每年協會均有代表出席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諮詢會及向政府呈交相關意見書,有助政府了解安老行業的當前發展狀況及有效投放和運用公共資源,來迎合香港高齡化社會的需要,達致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政策方針。

施政報告意見書
2022年08月25日 向特首辦提交2022-2023年度施政報告意見書
2021年08月30日 向特首辦提交2021-2022年度施政報告意見書
2020年09月08日 向特首辦提交2020-2021年度施政報告意見書
2019年08月19日 向特首辦提交2019-2020年度施政報告意見書
2018年08月23日 向特首辦提交2018-2019年度施政報告意見書
2016年12月22日 向特首辦提交2016-2017年度施政報告意見書


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2023年01月28日 向特區政府提交2023-2024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2021年12月06日 向特區政府提交2022-2023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2020年12月25日 向特區政府提交2021-2022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2018年11月10日 向特區政府提交2019-2020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其他意見書
2022年10月03日
向立法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容海恩議員提交「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安老服務發展及跨境福利安排意見書」   

2022年06月14日  
向增加安老院舍宿位事宜小組委員會提交「對增加安老院舍宿位意見書」

2022年04月27日
於文匯報、星島日報及明報刊登「香港安老疫後重建 堅決維護老人福祉 」
安老服務業對行政長官候選人之政綱建議

2022年04月21日
向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主席陳恒鑌議員提交檢視安老院條例(459章)
「提升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質素的修例建議意見書」

  • 人力資源發展及研究

業界長期面對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前線護理人手一直依賴補充勞工計劃供應。協會一如以往恆常檢視有關人力資源供應政策,包括最低工資、標準工時、補充勞工計劃、人才培訓及資歷架構認可等。協會積極呈交意見書及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期望推動政府採納業界的人力資源方案,有助業界長遠發展,其中包括:

向勞工處提交最低工資意見書(6/2020)
向勞福局提交補充勞工計劃調查報告(9/2020)
向標準工時委員提出有關「倡議標準工時及引入行業工時指引」意見書(10/2019)

上述意見書/報告書,歡迎到協會總部參閱。


此外,協會十分重視員工培訓和嘉許。藉傑出員工選舉及培訓課程,加強業界人力資源發展。

  • 傑出員工選舉(2013-2023)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與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自2013年起合辦每兩年一屆的「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為安老行業具代表性的員工嘉許活動。2021年踏入第六屆,由第一屆至今共獲超過450間安老服務機構提名(涵蓋津助安老院、合約院舍、非牟利自負盈虧安老院及私營安老院),261名從業員獲得甄選、評審和嘉許。選舉對於業界人才資源發展建立良好基礎,頒發獎項包括傑出員工獎、優秀員工獎、資深員工獎、持續進修獎、人才輩出獎及熱心參與獎,合共六大組別。

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網站

協會曾提供課程包括:超居照顧員證書課程、職業治療助理證書課程、物理治療助理證書課程、S.Q.S課程、調解員證書課程及多個與業界相關的工作坊。此外,協會積極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合作,為參加職學計劃(Earn & Learn)的學生提供院舍實習場地,有助推動本地學生投身安老職場,為業界孕育青年人才。

資訊科技應用及推廣

2018年12月,政府成立十億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的安老院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或試用科技產品,以改善服務使用者生活,並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安老行業的資訊科技應用自始迅速啟動。為了加強業界對資訊科技的認識與應用,協會積極參與相關政策之研討會,同時為業界營運者提供分享講座、工作坊、樂齡科技體驗中心及樂齡科技博覽導賞團,藉此加強業界掌握資訊科技的應用,並與科研機構及樂齡科技供應商互動,提供用家意見。協會對此範圍之持續工作,包括於2017年獲得工業貿易署「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撥款資助,籌辦為期兩年的智齡科技活動,並透過生產力局協助執行智齡科技系列的研討會、「智舍意」陳列室、製作科技項目宣傳短片及編製首本行業資訊科技及營運實用指南,促進安老業認識科技應用,藉此提升院舍服務質素及院舍管理效率。

此外,協會亦就《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申請作出資料分析,並於同月就私營院舍申請持續下降的原因和業界面對的挑戰向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反映意見並舉行工作會議。(1/2021)。

協會積極連繫私營院舍營運者和樂齡科技發展資源,並適時反映意見。協會資訊科技小組接受香港團結基金邀請進行樂齡科技應用分享訪談,代業界反映意見,尤其樂齡科技應用的覆蓋率及普及性等問題 (6/2021)。香港團結基金最新報告,倡議政府把《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申請資格擴大至全港私營安老院,期望覆蓋至全港。(12/2021)

院舍服務質素提升

院舍服務質素是社會大眾持續的關注項目,協會積極與提供服務認證的機構保持緊密聯絡及協作,為院舍提供各種支援以配合營運者達到質素標準。同時,積極推動社署於2019年推出為期五年的「私營安老院認證資助計劃」,藉透過計劃令院舍服務質素持續提升。

積極建立網絡加強與各持份者互動交流

協會代表恆常出席與業界有關的官方及非官方會議,並積極與不同持份者建立互信共贏的協作溝通平台,有助推動政策及檢討措施成效。協會代表參與的公職和委員會,包括:

社會福利署東區及灣仔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中西南及離島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黃大仙及西貢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深水埗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荃灣及葵青區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大埔及北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九龍城及油尖旺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屯門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元朗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觀塘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社會福利署沙田區安老服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職安局醫護服務業安全及健康委員會委員
僱員再培訓局健康護理業諮詢網絡委員
安老服務行業(工時政策科)三方小組委員會委員
樂齡科技平台督導委員會增聘委員
職業訓練局健康護理及保健業訓練委員會委員
香港品質保證局安老服務管理認證計劃技術委員會委員

定期制作行業刊物增加跨界合作

自2021年,協會首創行業資訊刊物 — 安協薈刊「THE ANCHOR」。編輯小組定期搜羅不同社會關注的業界議題作深入探討,藉不同嘉賓專訪向業界分享最新資訊,有助行業多元發展,並持續提升安老行業形象和質素。

安協薈刊「THE ANCHOR為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之定期刊物,寓意憑藉各方的努力、協作及溝通下,帶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共同為香港建立優質和多元的安老產業。2021年2月開始出版,一年四期,每季發行實體雜誌及網上版各一千 本,合共二千;以行業相關題材為季度主題,藉此加強安老業界的資訊流通,促進跨界別的多元發展,為高齡化社會注入新能量,締造更多商機。《安協薈刊》覆蓋超過四百會員機構、團體、非牟利機構、其他行業組織和政府部門等,促進當下社會的經濟活動,為繁榮穩定注入正向能量。

ANCHOR 英語解作固定船隻的船錨,寓意香港安老服務協會貴為業界的翹楚,是行業最具規模和代表性的組織,同時,A-N-C-H-O-R 標誌著高齡化社會 (Ageing) 與市民健康 (Healthcare),期盼政府和各界持著開放思維 (Open-mind) 勇於作出積極的改革與規劃,創造本地的養老產業生態圈,締造有競爭力的長壽之都,回應市場需要; 並通過各方真誠協作 (Collaboration),在互相尊重和溝通下 (Respect),切實為香港孕育及培訓 (Nurture) 本地業界的專才和通才,迎合高齡化社會的人力資源長遠需要。

瀏覽「安協薈刊」

簡介

協會積極促進與政府和社會各界溝通,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政策倡議,推動資訊科技應用、院舍服務質素提升,及行業人才培訓等多個範疇和項目,並同時與相關政府部門和重要持份者進行多方協作和交流。